怎样当好农业大学校长?
——访吉林农大校长李玉教授
本报记者肖玉华
怎样当好农业大学校长,记者采访了吉林农业大学校长李玉教授。他说:农业大学毕竟与普通大学有区别,拿我校来说,不仅建在长春市郊区,教学、科研和生产实践都与本省农业经济发展紧密相联,尤其是我校位于农业大省吉林,担负着科教兴农的繁重任务。不管怎么说,已创办50年的吉林农大,把校长这副接力棒传到我的手里,我就要尽职尽责地把这一棒跑好,向一流大学冲刺。李校长讲话很生动,富有幽默感。 李玉说,离开蓬勃发展的农业经济和产业化,不可能办好农业大学。几年来,我们已经形成自己的办学思路,即“一个调整,两个结合,三个服务”,就是紧密围绕农业经济及时调整科研方向和结构;教师、科研人员与科教兴农相结合,与生产实践相结合;为农业产业化服务,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,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。近年,我校在校外建立教学、科研、生产三结合实践基地20个,到1997年末统计,我校农业、牧业、土壤改良、作物育种、食品加工、食用菌开发等技术覆盖全省28个市县,培训农民50万人次,技术推广使全省农业增收总值达35.6亿元。比如,在全省两届优质米评比中获冠军的“农大3号”“农大7号”水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、食用菌栽培技术等一批科技成果为吉林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。去年,我们提出一个口号:“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”。目的在于引导教师、科技人员深入实际,为农村造就一批永不撤离的科教兴农大军。可以设想,如果农业大学离开农村,离开火热的科教兴农这一大舞台,教学、科研工作将是何等苍白无力,那也就难以称其为农业大学。 “农大建在城市郊区,是否给稳定教师队伍和办学带来一定的影响?”记者问。 李玉说,学校虽然在郊区,但这里是风光秀丽的长春市净月潭风景区,校园宽敞,仅两个人工湖水面就达8700平方米,铺设2.55万平方米柏油道路的广场,铺草坪4.74万平方米,种花3.6万平方米,植树10万株,是名副其实的“花园学校”;校内建成净水厂,引进天然气。尽管在改善办学及生活条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,但条件仍不如市区,我校现有博士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中青年教师49人,出国进修并返校任教的教师84人次。为使这批骨干力量安心从教,校领导建立联系中青年教师制度,改善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,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,把他们吸引到攀登农业科技高峰上来,另一方面,校领导现身说法起带头作用也很重要。去年,学校在长春市内的家属房改造时,我有机会搬到市内居住,但我说服了在都市长大不习惯郊区生活的爱人和在市内上班的孩子,仍在校内居住。如果作为一校之长由学校搬往市内,将来学校谈何留住人才? 李校长说:若办好农业院校,既要为本地农业经济服务,有所贡献和作为,又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。目前,我校已经建立起学士、硕士、博士、博士后在内的完整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;形成以农为主,农、工、商、管、文、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新格局;有省级学科点3个,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,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,37个本专科专业。近年,共荣获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,获得“吉林省普通高等教育先进学校”、“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先进单位”等称号。我感到,坚持以教学为中心,把科研工作放在重要位置,就可增强为农业经济服务的功能和后劲,两者是相辅相成的。搞得好,就会形成良性循环,使农业大学越办越有生机和活力。